時代呼喚德藝雙馨

2018-06-06 17:09:00來源:作者:于欽彥

  近年來,我由於工作關係認識書法圈的人越來越多,應合了『談笑有鴻儒』那句老話。每年見識的書法家及其作品不少,但留下很深印象的并不是太多。然而,最近拜讀了李建軍先生創(chuàng)作的《李建軍篆書論語》,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令人幾多贊許、幾多感慨。

  篆書是最古老的文字,是中華民族最早成熟的語言符號。用書法形式書寫篆字看起來容易,實則不然。對篆字點線的處理、結構的把握、布局的安排以及通篇神韻的體現(xiàn),無不是對書家的考驗。李建軍先生敢於從篆書入手,以篆書作爲書法藝術創(chuàng)作主體,其勇氣難能可貴。好在李建軍先生對書法藝術充滿執(zhí)著的熱情,多年來在繁忙的領導工作之余筆耕不輟,孜孜探索,辛勤耕耘,幾乎每天晚上都能寫上一兩個小時,星期天、節(jié)假日幾乎整天浸淫於書法藝術之中。功到自然成,勤學苦練加上學識才華奠定了他扎實的書法藝術功底。

  通篇觀看李建軍先生的《李建軍篆書論語》,我覺得其作品有幾個突出特點:一是主題厚重。《論語》是偉大圣人孔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之書,是中華民族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精髓所在。用篆字書寫《論語》,既有歷史的親近感,又有較強的時代意義,也就是具有優(yōu)秀文化傳播的教化作用,爲社會傳遞意識形態(tài)的正能量。這是書家的使命和用心所在。二是藝術性強。李建軍先生的篆書秉承傳統(tǒng),用筆爽利勻靜,結字整飭工穩(wěn),字多長方形,皆行規(guī)步矩。其中的《公冶長第五》《先進第十一》《衛(wèi)靈公第十五》等篇尤爲突出,筆走中鋒,老辣生拙,墨氣酣暢,筋力彌滿,呈現(xiàn)一派遒勁果敢、力能扛鼎、生機勃發(fā)的魅力和氣魄。三是時代氣息濃郁。篆字是當下極少使用的古老文字,須把它寫出新意纔能讓人樂於觀之,也就是説需要入古出新,提升書法的神韻和意境纔會產(chǎn)生藝術感染力。對於這一點,李建軍先生作出了艱辛探索,也有不少創(chuàng)新之處,使他的作品既展現(xiàn)出濃烈的人文情懷,又呈現(xiàn)一派陽剛之美,具有較強的時代氣息,與古人對話,與今人訴説,傳承著中華五千年的文脈,弘揚著中華民族厚德載物、自強不息的精神,可謂用一篇篇藝術佳作構建起來的一部文明寶典。

  我與李建軍先生共事多年,在工作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誼,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,深識此公坦蕩、耿直、真誠的爲人風格,無論從政還是作書,皆有很好的口碑。自古德藝雙馨、書人一體。爲人如此,爲書亦必受其濡染、見其精神。李建軍先生篆書風骨蘊含、外和內(nèi)剛,觀之有浩然之氣,知其人者自不以爲奇。在《李建軍篆書論語》即將付梓之際,由衷祝福他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師古開今、砥礪前行,以更大的修爲爲篆書文化的傳承發(fā)揚立德、立功、立言!

  二〇一三年五月七日

 。ㄗ髡呦抵袊鴷覅f(xié)會理事、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(lián)合會黨組書記)

初審編輯:

責任編輯:李子潤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