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維克:心底深處的撫慰

2015-07-07 15:31:00來源:大眾網(wǎng) 作者:
分享到:

從這些圖片上能看得出廷新的畫路子較寬,就題材來說,花鳥、人物、山水均有涉及;從手法上看,寫意、工筆兼能為之。他確實下了不少苦工夫,嘗試著各種表現(xiàn)手法的運用,并在形式上也做了不少探索。尤其近期所做的墨色疊翠、光感閃爍、寫中兼工、放中見雅的花鳥系列,如《漁歌荷韻》、《菏塘月色》等很能代表他近期探索的面貌。

  我面前擺放著一大摞作品的照片和兩大杯啤酒。自從1985年在省工展館籌備“山東省青年美術(shù)作品奉獻展”與廷新認識后,由于陰差陽錯也因大家都忙忙碌碌,我們再未有深的接觸,更沒見到過他后來的作品。這些年來我們還是頭一次坐在一起,這樣放松自己,海侃神談,談人生、談藝術(shù)。

  從這些圖片上能看得出廷新的畫路子較寬,就題材來說,花鳥、人物、山水均有涉及;從手法上看,寫意、工筆兼能為之。他確實下了不少苦工夫,嘗試著各種表現(xiàn)手法的運用,并在形式上也做了不少探索。尤其近期所做的墨色疊翠、光感閃爍、寫中兼工、放中見雅的花鳥系列,如《漁歌荷韻》、《菏塘月色》等很能代表他近期探索的面貌。

  1985年,隨著思想的解放,美術(shù)界氣氛空前活躍,年輕人走馬燈式地演習著西方近百年來的各種流派,史稱美術(shù)思潮。大家搞美術(shù)象搞運動式地發(fā)宣言、組隊伍、搞展覽、去演說……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山東的幾個年輕人組織了山東省青年美術(shù)奉獻展,宣明宗旨:“不排名次、不分等級”,“展示探索、展示足跡”。廷新那時剛剛從山東工藝美術(shù)學院畢業(yè),來到了社會上。工藝美術(shù)院校的訓練有別于純繪畫的美術(shù)院校,它更注重思維觀念的活躍,倡導形式美規(guī)律的研究及探索。他這個時候,也象大多數(shù)年輕人一樣進入了狂熱狀態(tài),畫了一大批作品,如《春潮》、《靜觀》和《紫丁香花》。在奉獻展期間,全國不少名家宗師也前來致賀、指點,如吳冠中、周韶華、韓美林、王仲等,他作為組織者之一參加了接待工作,能得以近距離地接受這些名家的藝術(shù)信息,這對他以后的藝術(shù)道路無疑起到了具有啟示意義的作用。 潮起潮落,時空疊替。座在我面前的廷新再沒了韶華初放的狂熱,但平添了一點穩(wěn)重、增加了幾分深沉。他的作品也趨向于意境表現(xiàn)上的平和及向語言本體意義上的回歸,雖然他仍不改那善于作各種探索的本性,但這時候則更重視對藝術(shù)和大眾文化的全面修養(yǎng)以及對繪畫技法自身的錘煉了。

  他從濟南美術(shù)三廠調(diào)到省工商局已經(jīng)十五年,由于工作關(guān)系,他能更深層次地看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,他已不再是當年的一個單純的學生了,產(chǎn)生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。每當他思緒煩躁抑或心態(tài)失衡時,總是繪畫,也只有筆與紙能讓他靜下來讓他投入到心靈深處,尋找慰籍。他白天是一個稱職的機關(guān)干部應(yīng)付著人來人往,掂量著孰輕孰重,晚上則分裂出一個藝術(shù)家去耕耘著不盡的硯田、勾劃著善美的世界?梢哉f,藝術(shù)成了他精神的寄托、心靈的港灣。在這種狀態(tài)下他畫了一大批各類題材、不同面貌的作品,如《共舞秋風》、《梨花四月天》、《霜風鶴泣》及《春季》等。也產(chǎn)生了一些關(guān)于美的探索,他認為“繪畫旁正著時代,時代也影響著繪畫”認為對于美,人類往往有一個共同的認識,“對美的崇尚和親近是文明社會的基本特征。美的要旨盡管難以界定,然而,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,人們對此往往潛在地擁有一份默契!1997年在單位領(lǐng)導的支持下于省美術(shù)館舉辦了他的首次個人畫展,他的作品獲得了同行的贊譽,也為他以后的探索奠定了信心。

  1999年4月至6月,應(yīng)意大利文化部及法國巴黎瑪?shù)侔.嬂戎,他前往意大利和法國舉辦個人畫展,并赴德國法蘭克福進行藝術(shù)交流。東方的水墨藝術(shù)和獨特的審美意象深深地感染了歐洲觀眾,不少人在他的畫前反復觀摩,也有不少作品被訂購售出。畫廊的老板當然很高興,并有意他居留該國以期長期合作。他徜徉在德國庫旦姆廣場、巴黎圣母院教堂、在盧浮宮博物館里、在埃菲爾鐵塔下,面對異域的繁華、面對洋人的熱情,他失眠了。

  意大利米蘭市的杜莫教堂廣場前的那條路,是他下榻賓館前一個美麗的林蔭小道。臨回國前7個晚上他反反復復地在這里走來走去。他想到了在遙遠的家鄉(xiāng)那滿臉皺紋的父母,想到了生他養(yǎng)他的那方水土,在這個時候突然對中國、中國畫的內(nèi)涵體會尤深,他鐘情的藝術(shù)之根在中國、他的精神之根在中國。沖著母親在他臨行前盯著他的那雙深情的眼睛,沖著他牽掛著的斗室中的畫案和成疊成堆的書本典籍,他讓不少人大惑不解地飛回來了。

  當我們干掉杯中的最后一口酒,他痛快的說,我一點也不后悔決定回來,如在國外可能我會很有錢,但我肯定找不到這種自信的感覺,找不到現(xiàn)在這種情感和友誼的依托。說句笑話,你在國外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,但很難進人家的工商局。這就是做客人和做主人的不同感覺吧。

  是啊,做藝術(shù)家也一樣,不能真正融入主流文化,談何搞藝術(shù)?不能充分展示個性還畫什么畫?他深有感觸地說畫畫真的很難很難,盡管自己沒有多大的成績,但從兒時亂涂算起到現(xiàn)在也有30多年了,深知其中甘苦,假如我孩子喜歡畫畫,我會勸他千萬放棄這一苦行僧式的打算。不過我自己很難割舍這一切,大家都很羨慕我這個工作,如果讓我在工作和畫畫之間選擇一項的話,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,如果有來世的話,下輩子我還想畫畫。

  往往遠行千里才知道什么是家,不專業(yè)畫畫才體會到該怎么去畫,看了這么多洋畫也明白什么是中國畫。愿廷新按自己的生存方式能活的更瀟灑、畫得更脫俗。

 。ㄗ髡呦等珖䥇f(xié)委員、山東畫院院長、山東省文聯(lián)副主席、中國美術(shù)家協(xié)會理事)

  2000年6月30日

【更多新聞,請下載"山東24小時"新聞客戶端或訂閱山東手機報】
【山東手機報訂閱:移動/聯(lián)通/電信用戶分別發(fā)送短信SD到10658000/106558000678/106597009】

本文相關(guān)新聞
分享到:

初審編輯:

責任編輯:夏莉娟

網(wǎng)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