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 海報新聞 媒體矩陣

大眾網(wǎng)
全媒體
矩   陣

掃描有驚喜!

  • 海報新聞

  • 大眾網(wǎng)官方微信

  • 大眾網(wǎng)官方微博

  •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

  • 大眾海藍

  • 大眾網(wǎng)論壇

  • 山東手機報

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:

移動用戶發(fā)送短信SD到10658000

聯(lián)通用戶發(fā)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
電信用戶發(fā)送短信SD到106597009

首頁 >山東新聞美術館

“光錐抵達·郭振宇&楊愷亮雙個展”在濟舉辦

2023

/ 10/27
來源:

山東新聞美術館

作者:

手機查看

  10月27日,由兀的美術館主辦、兀物進口家居美學館協(xié)辦的“光錐抵達·郭振宇&楊愷亮雙個展”在濟南兀的美術館開展。展覽共展出兩位藝術家綜合材料、油畫作品40余幅,在這座新生卻充滿勃發(fā)之勢的美術館中,共話有關當代藝術的方向、生機與可能。

  何為“光錐”?光錐與藝術有何關聯(lián)?光錐本是一個物理概念,是描述光在時空中傳播的幾何模型,通過時間與空間坐標系來表示。光錐的頂點位于時間和空間的原點,包含未來光錐和過去光錐兩個部分。從人類視角來說,為了能在宇宙內(nèi)生存,我們能夠以光子的不同波段、不同能量折射成圖形,再通過眼睛進行一系列轉換,重新以能量遞質的形式在腦中感觸而認知。因此,藝術從產(chǎn)生之時就存在于光里,并以光速傳達。郭振宇與楊愷亮的雙個展,便是一次光錐的交疊。兩位成長經(jīng)歷、生活背景、藝術表達、創(chuàng)作風格等各方面迥異的藝術家,用各自的作品展示了一段時期的創(chuàng)作成果,標記了一段時期的思考方向,在新時代帶著融合的光波傳播,抵達新的界域。

  郭振宇,一位畫室如工廠,不斷突破著繪畫邊界的“非常見”藝術家。在本次展覽的20件左右作品中,從自然物候的節(jié)令自律(《蒹葭》系列),到現(xiàn)代都市在現(xiàn)代材料堆筑下的冷漠、孤獨(《寇莫大于陰陽》);從古文人的散淡、曠達、寂寥、超然的人格追尋(《平林漠》系列),到人文主義的物化、破碎與精神主體的艱難救贖與回歸(《暮光之城》系列);從秩序的思考、剝離(《天狗》系列)到光與塵的和合統(tǒng)整(《時間簡史》系列)......與調(diào)色板相比,電鋸、火槍、火錐才更像他的畫筆,從繪畫到裝置,從對風景的表現(xiàn)到對文明的憂思,郭振宇從未將自己束縛在單一的形式、媒材與主題上。他大膽征用了植物、磚塊、木料、泥沙、紙屑等等原始材料,將自己從具體的、瑣碎的生活與情感中抽離,決然扎進對宇宙秩序的探討和人類文明的推演中。他說,“自從使用材料,感受到另類的藝術曠達,便再也無法回到單一繪畫當中!

  楊愷亮的繪畫看上去似乎是站在了郭振宇創(chuàng)作的對立面。長期旅居歐洲的楊愷亮在創(chuàng)作時總有一種埋于深處的情愫,或許這就是文學所說的鄉(xiāng)愁。一把老式座椅就可以成為一件作品的主角,探尋著時光之錐的觸角刺穿心緒。情感逐漸淹沒戶牖前的門窗映照(《回家》),朦朧的大明湖畔的柳樹枝芽(《我們看著變老的樹》系列)以斑駁的影像呈現(xiàn)。思念的情緒,恰如光錐的橫截面在剎那間截停,在兩處不能借機的中間段尋求落腳的實在,于是光錐又起。

  將郭振宇與楊愷亮作品共展,與其說是對話,不如說是一場巨大反差中的冒險,在碰撞中交融,在對比中發(fā)現(xiàn)奧秘——郭振宇的藝術時刻涌動著對人類文明基本問題的反思,在一種廢墟式的、沉重的、虛無的表現(xiàn)形式下,藏著真正浪漫、誠懇、激越的能量與關懷,是一種未來感;楊愷亮的藝術保留了繪畫語言中最珍貴的直接性,他的作品沉靜、恬淡、憂傷,在西式文化環(huán)境中反而找到了植根內(nèi)心深處的東方文化氣韻,藏著一種對故土眷戀的情愫,是一種思念感。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講述了各自對時代與生活的理解,但又不僅于此。郭振宇作品在披荊斬浪般的創(chuàng)作形式下,追求沉下去的文明思考;楊愷亮作品在樸素淡雅過后轉而用高調(diào)的色澤畫出如夢如幻的意境,彰顯傳統(tǒng)文化意蘊。他們用藝術的方式續(xù)寫幾十年的從藝悟道與藝術里的惺惺相惜,但又不僅于此。

  兀的美術館倡導將時尚帶入城市,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,抱持讓藝術不再孤立,讓生活不再單調(diào)的態(tài)度,賦予物質生活以靈魂。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會找尋它應有的空間,每一個空間都會有世界時尚家居與之呼應,營造出現(xiàn)實與虛擬同構,生活與精神共建的理想時代風格,為濟南這座文化古城添加了新的生命力和風向標。

  兀的美術館因其獨特的理念和時尚個性的空間已成為網(wǎng)紅打卡地,經(jīng)由美術館與藝術家聯(lián)袂打造的這場展覽,又何嘗不是一次光與光的重疊?

  光錐抵達,便是命運;光錐所到,便是交集。本次展覽于10月28日向公眾開放,將會帶給大眾一次不一樣的體驗。展覽將持續(xù)至2024年1月8日。

責任編輯:于笑顏

相關推薦 換一換